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07:36:47
黄鸣表示, 日出东方获得160个型号的惠民产品, 但据皇明调查发现, 这批产品投向市场的少而又少,日出东方旗下品牌太阳雨的惠民产品在市场上基本没有。
关键的问题是,政策的制定能否排除过去不能完全市场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做出最科学的决策。而这都在考验着新余市和江西省政府的智慧,考验着国家主管部门出台光伏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随着公民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政策执行者、受益者,已经主动承担起政策有效性的监督者职责。2008年前后,受欧洲市场短期需求急剧增大和财富效应影响,国内部分地区为了拉动当地GDP,出台了大量助推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其动机、出发点无可指摘,但其制定过程缺乏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其手段并非侧重市场对资源的动员作用,于是就有了光伏产能的严重供大于求,就有了今日残酷的产业整合,美好的愿望却把产业推到痛苦之地。这次资本市场对赛维公司资产重组的短期反应应当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深思。当前又到了光伏产业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期,今年初以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对于光伏产业关爱有加,从终端市场规模到国网公司的积极态度,再到对规模光伏企业的救助,扶持政策不断,扶持的决心从未有的明确和坚定。社会的舆论也是对政策有效性最好的监督。
联想10月19日因由政府主导,并有国资背景公司溢价入股赛维公司19.9%的消息刺激,该公司当日股价暴涨21%,让人感触颇多。前一个19日很给面子,后一个19日又极不给面子,未来的180个交易日给不给面子还要看两级政府和赛维公司的努力配合结果。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议员Peter Altmaier 预计,明年德国光伏系统装机量将达到3.5GW至4GW。
据悉,环境部长Peter Altmaier 将出席第13届 Solarpraxis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德国联邦网络监管机构会定期公布光伏系统装机量数据。他表示,今年10月和11月新增光伏系统装机量已达到合理水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10年和2011年,德国电网新增光伏系统装机量超过7GW,今年新增光伏系统装机量有望达到7.5GW左右。
德国联邦政府旨在将年度新增装机量控制在3.5GW德国联邦网络监管机构会定期公布光伏系统装机量数据。
据悉,环境部长Peter Altmaier 将出席第13届 Solarpraxis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他表示,今年10月和11月新增光伏系统装机量已达到合理水平。近日他在议会发表演讲时表示,政策改革才刚刚开始见效。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议员Peter Altmaier 预计,明年德国光伏系统装机量将达到3.5GW至4GW。
近日德国环境部长预计2013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下滑50%,而这一预计与德国政府的年度扩张计划保持一致。德国联邦政府旨在将年度新增装机量控制在3.5GW。然而,该机构发言人无法告诉记者,9月新增980MW的系统装机量当中有多少光伏系统受益于这一过渡阶段。Altmaier表示,然而,9月份,地面光伏电站装机量呈现陡然暴增态势。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10年和2011年,德国电网新增光伏系统装机量超过7GW,今年新增光伏系统装机量有望达到7.5GW左右。今年夏季,德国政府两党及联邦各州同意对德国光伏补贴进行改革,其中光伏补贴削减追溯至4月1日
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显示出我国太阳能应用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水平很低。而在市场占有率上也有所体现,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业委员会统计显示,目前光热市场仍以零售为主,零售模式的销量约占市场55%。
这主要是基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经济性比较好,在国内形成了低成本、高投资回报的应用系统。为进一步推进太阳能热利用在建筑上的应用,许多地方都出台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强制安装政策。而在商业运作过程中,招标中要对企业资质、过去的业绩进行评估。从企业数量上来讲,我国现有光热企业3000多家。当下,广泛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呼声日益强烈,但设计单位、开发企业却因种种制约而若即若离。而开发商作为市场化主体,也有自身要考虑的因素。
据了解,2009年国家将太阳能热水器列为家电下乡产品,获得了财政补贴。后期维护可以延长维保期,保证后期的管理。
起步:市场化之路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从产量到应用规模均称雄全球。其中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有皇明、太阳雨、桑乐、力诺瑞特等。
可以利用软件,简化设计师的工作难度,强度,使之设计形成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将有力地提高设计师的主动性。开发商作为资源整合商,需要将各种建筑部品整合成为市场上需要的建筑。
据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敦智博士介绍,国内光热市场可以说是纯粹市场化形成的,是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行业。另外,朱敦智表示,太阳能光热与建筑结合之后将不再是一个简单产品,而是一个系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需要实现这5个方面的同步。在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绿色地产实现紧密合作的道路上,太阳能产品特别是光热产品与建筑的结合可谓是顺势而为。在建筑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也密不可分,太阳能产品尤其是光热产品与建筑的结合也就顺其自然。
为了进一步推进建筑太阳能的热利用,各个地方出台太阳能热水系统强制安装政策,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进城,加强工程市场的开拓力度。《办法》要求,北京市新建城镇居住建筑,宾馆、酒店、学校、医院、浴池、游泳馆等有生活热水需求并满足安装条件的新建城镇公共建筑,应当配备生活热水系统,并应优先采用工业余热、废热作为生活热水热源。
绝大多数开发商的态度就是既然政府强制规定,那就按照最低标准来做,至于选择何种产品、品质如何、能效如何、使用年限、售后维护等一概不管,只是关系验收能否通过。完善:五个同步其实,国家强制性政策没有落实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需要太阳能企业、设计单位、开发商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跨专业合作。
据悉,如今实施强制安装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湖北、云南、青海、宁夏,但这些只是地方出台的政策,在国家层面,国家的建筑节能条例只是将太阳能热利用作为鼓励性条款,没有做强制性的规定。从行业集中度来分析,规模化企业市场占有份额40%以上。
比如,有些开发商是分期开发楼盘,一期安装太阳能完成后,二期就将一期的产品拆除,重新安装后应付验收。另外,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谢丹也表示,对于建筑节能来讲,太阳能光热发展还是比较成熟的,经济性也比较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需要太阳能企业、设计单位、开发商之间的跨专业合作,而开发商对太阳能热水体系化存有顾虑、设计师对产品认识不足、太阳能产品多为低档次,生产企业缺乏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体系的研究和投入,这是当前国内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现状,也是阻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因此,未来并不是终端市场产品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而是核心部件制造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发展:政策支撑进城鉴于太阳能安装维护层面的原因,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先开拓了农村的零售市场,用户可以自行安装、自行调配,维护也比较方面。而政府也大力鼓励农村发展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然而,据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表示,具体的实施细则还在探讨,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突围:强制政策落地然而,对于强制政策,深圳嘉普通太阳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真对记者表示,开发商的态度并不积极。
如果这些建立相应机制建立起来,就可以帮助开发商选择比较好的合作企业,打消其后顾之忧,也可以推进太阳能在建筑工程市场的热利用。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振涛也表示,如今工程市场的销量在整个光热市场中占比接近40%。
发表评论
留言: